支教记忆 | TFC SI 第二周
作者:TSANG
原作时间:2013-08-04
这是SI的第二周,却是真正教学实践的第一周。这一周对于个人表现按从1到10进行一个打分的话,我想应该会给自己打6分吧。
首先在教学上,本周的教学主题是演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跟着SI提供的计划走,所以降低了一定的难度。不过对于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上,还是比较讲究个人思维的。一周以来在SPT和PMT上对教案的讨论,最大的感受就是即便同样使用五步教案法,人与人之间的思维差别还是很大,尤其是在性别差异和学科背景差异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可以不断地吸收不同思维的教学设计,我感觉是很有收获的。
不过,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上,我一直坚持要形成个人风格,而不能盲目地模仿或是跟着教学设计走。譬如本周SPT课两次的示范教学,在新项目老师内部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产生了许多讨论,尤其还出现了对部分示范老师教学方法的质疑。我想,引起讨论是好的,一切人都理应得到质疑,只是我觉得这种质疑应当更为平和一些,应当是基于理解的质疑,而不是基于比较的质疑。我从两次的示范教学中得到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同的性格、价值观、教学观以及客观环境(包括学校、学生、社区等),对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影响极大,特点也极为迥异,虽不能说孰优孰劣,但在风格偏好上,我是十分认可全面的大教学观的。这里的大教学观不同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不是一个教育普遍性的问题,而是仅仅针对于教学的目的和手段的探讨。我认为大教学观在目的上呈现出来是功用主义的,主要会侧重于知识和技能,而少强调三观问题,而在手段上也显得更为多样、灵活,有着更为全面和关联性的考虑。正如苏岩老师针对语文阅读文本教学所说的:“没有用不好的文本,只有用不好文本的教师。”这一点或存在一定绝对性,但我认为传达的正是一种大教学观的信息,这在她的示范课当中也明显体现出来这种风格。
我是认可这一风格的,所以我在本周的演讲主题的教学设计当中,有意识地侧重于阅读理解的锻炼上。任何一个人都会反对在做阅读理解时,机械地按点解读,但事实上我认为这是符合人的思维过程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带着意识去阅读,然后到读完文本后才形成宏观的感受,而一般都是通过点来带动面,首先关注到文本段落与段落间的要点,然后在脑中组成对文本的全面认识。阅读理解作为一种题型,它的设计本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由点到面进行思考,也就是分析文本的各要素,最后再谈对文本的感受,是具有合理性的。因此,当关注到这个思维逻辑的过程时,无论是何种文本,在这个过程中都是有要点可以下功夫的。演讲视频可以是一种文本,演讲稿更是一种文本,而且演讲这种文体形式本就与议论文、记叙文等有着许多共同之处,通过对解读演讲的学习,无疑对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有裨益。所以在本周的教学当中,我的设计更侧重于解读上,作为原本预期产出的演讲比赛,反而不是我认为的重点,不过由于这是个短期的SI,我这种取舍能有何种产出,还很难说,或有待以后到项目学校后继续实践。
其次,本周在课堂管理问题上,遇到的问题是较多的。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课堂管理的意外状况要多得多,预估难度更大。我对自己每天的课堂反思以及听课所观察到,我们新教师面对课堂管理共存的三个问题就是:课堂时间的分配和管理问题、指令的清晰度和有效性问题、教师注意力分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我自己相对较少,除了在本周四时因两名学生未交作业,我必须临时调配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处置,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的情绪,而未能关注到时间管理偏离了计划。第二个问题我存在比较多困惑,除了尽可能地改善指令的全面性以外,我还必须要先弄清楚哪一种指令对于我所带的学生最为有效,而且由于课堂存在众多突发状况,所以一些临时性的指令,往往因为事先没有计划而出现诸多的偏差。第三个问题,这是在学生时代从未想过的,当站上讲台时才发觉要将一个人的注意力平均地分配到教学和管理,尤其是平均到数十个人身上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不过我从第一天开始就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一点,所以感觉一周下来还是有比较大的提高的,尤其是在第五天的时候,对于一些分心的同学已能够及时发现,并在当下作出一些适当的反馈进行提醒。
这三个问题虽然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必然都会得到一定的解决,但是我却也觉得会伴随整个教学生涯,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所无法规避的。不过经过两周SI的培训,我最大的收获和认识就是,对于出现的各类问题,目的性和计划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在问题出现前或解决问题前有意识地用穷尽法去预估状况,并制订一定的计划来应对,那么问题出现或者恶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这个思路也正是符合在本周四进行的LST上所讲的七步解决问题法是契合的,不过这个七步法在成员里也有很多讨论,主要存在一种质疑就是认为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大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是同意这种质疑的,因为效率远比结果重要,这也正是工业社会带来的最深刻的认识之一。不过仔细想想,这一次的LST的目的倒未必是要强调七步法的重要性,它的实用性甚至也是存在讨论余地的,不过提出七步法正是为了提醒我们要认识到原来存在的一种思维误区,就是看到问题就跳到自己最熟悉的方法里。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普遍性的,所以强调七步法也就有了意义,尤其是假如这种方法假如能内化为自身解决问题的逻辑时,也是有益无害的。
此外,由于本周四对学生的规训,学生在班级反馈墙上反映说觉得我上课很严肃,导致他们很紧张。这一点我是承认的,由于我个人平时性格就有些过分认真,时常会显得过于严肃,导致他人害怕我,这一点其他成员乃至以前的同学、朋友都有同样的说法。我觉得这是我个人性格和气质上的问题,虽然带来了不少困扰,但是我并不想去为此改变太多什么,只想通过其他方面来弥补他人因此产生对我的片面认识了。
这两周是充实和疲惫的,认真回顾的话还会有许多细节是值得说的,不过就这样先了吧。
第三周即将开始,愿大家共同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