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羊城 | 广州城隍庙
游走羊城 | 广州城隍庙

游走羊城 | 广州城隍庙

游走羊城 | 广州城隍庙

作者:TSANG

原作时间:2010-03-25


随便到广州高校的历史系找一个学生,问问他是否知道广州城隍庙,再问问他是否知道广州城隍庙在哪里,我想答案恐怕还是以否定居多的。不仅仅因为大部分的学生并非老广,更主要的是老广自己对城隍庙的保护也不堪一提。

提到南越王宫遗址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殊不知广州城隍庙就在南越王宫遗址的旁边。由于平素游手好闲,所以时常游走于广州,某日和友人终于“偶遇”了广州城隍庙,但所见实在是与未见并没有任何差别。

在南越王宫遗址和信德大厦的中间,有一条小路,假如不是因为小路尽头的城隍庙还带着一丝古朴,我也不会留意到它。当走过去看时,只见大门已然不见,只是一道铁栅栏紧紧地闭着,上边的锁早已经是锈迹斑斑,想必也是有点年头了。大门的右侧挂着一块牌子,上书: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落款为:广州市人民政府。探头向里边看看,殿里空荡荡的,什么城隍判官统统不见了,唯有几根柱子下摆着几个灭火器,上边也是封了不少尘了。正在和友人感叹这个场面的时候,不知何时从里面走出一名妇女来,从身上散发出来的油米之气来看,想必是正在准备晚饭,听到我们的声音,便出来看了看。我原本以为此妇人是城隍老爷的家属,但没想到一问却三不知,关于城隍老爷去哪里了,她浑然不知,我们提出能否进去看看并且拍点照的请求,也被她婉拒了。本想来探一探城隍爷,吃了个闭门羹,也就只好打道回府了。

后来回去到网上查了查资料,才知道广州城隍庙实际上大有来头。广州城隍庙是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主要祀奉有城隍、文武判官和二十四司,坐北朝南,共分仪门、中门、拜亭、大殿、斋舍和厅房等建筑,远比上海的城隍庙规模更大、历史更悠久,堪比北京的都城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州城隍庙时常被占作他用,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为了城市建设还拆掉了不少庙内的建筑,主体已经只剩下了大殿,而城隍老爷也因为自己的老宅子越发不堪,被请去了佛山祖庙暂居,广州城隍庙则直到1993年才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而由于一直都疏于保护,所以也就越发破落了。

想想前番谈到黄大仙祠内的香火,再看看城隍庙的破落,本是一城之主,何以落得如此下场,假如能够细究下,想必也是很有意思的。我一直以来有一种猜想,就是城隍本非南人的信仰。虽不曾查阅过《南海县志》,但是资料中就提到了广州城隍庙始建是因明洪武年间下诏令,规定各府、州、县设城隍,并要求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组织祭祀。如此看来,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由统治者所强加的习俗。并且我久居广东,常年听说拜观音、妈祖、三山国王、关帝等等,唯独甚少听说有拜城隍的。我对于城隍的记忆也多来自于书本,其一是对于京沪两地的城隍庙的描写以及江浙一带的庙会等等,其二则是明清小说中亦有提到各种关于城隍庙和城隍的描述,而多半也是谈岭南之外的事。缺少信众作为基础,自然香火不会鼎盛,也就难免会越发破落了。

而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对于城隍庙的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曾经到过上海和杭州的城隍庙,修缮得都十分完好,古朴之色犹存,更且将庙会的传统加以发挥,结合现代商业的实际内容,所以沪杭两地的城隍庙周边都是十分热闹的,而到了当地的游客也自然会去城隍庙一看。相反广州城隍庙,自建以来,一直处于被蚕食的状态,规模不断减小,建筑已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即便挂上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也是徒然。

最近听闻,托党和国家的福,借亚运的光,最近广州城隍庙已经在修缮复原了,届时将会把城隍老爷从佛山请回来,继续保佑广州市民。真是不知是可笑还是可恨了。

不过总的来说,也算是件幸事吧,城隍爷得以重归旧宅,只是不知这个城隍爷是否还认得今天这个穿衣戴帽后的广州城了。等到复原后,希望能再次前去拜会下城隍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