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乡故事 | 被嫌弃的杨伯婆的一生
作者:TSANG
原作时间:2013-02-26
杨伯婆死了。我觉得我总该记下些什么,却觉得无从写起。
我想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电影,或许“被嫌弃的一生”,大概就是对杨伯婆最好的概括吧。
杨伯婆是邻村杨泥塘人,大概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嫁到我们这个只有五户人的小村子里,这五户人同宗同姓,因此我要称呼她为伯婆。她的名字叫兰香,但极少有人直呼其名,无论是同辈、长辈,一般都称呼她为杨伯姆(母)。这与尊重却无关系,只是因袭成俗罢了,因为客家话里“姆”读作“咩”,女人小孩间逗趣的时节,还会叫她“羊咩咩”。
从我记事以来,感觉杨伯婆就是天生的劳碌命。她的丈夫是坏了一只腿的跛子,干不得重活,生下的一儿两女早早出门,所以她承担着家里几乎所有的劳动——鱼塘、农田、菜地、果园等等。她那一米五不到的身子,瘦弱且有些佝偻,每次挑着重重的担子走在路上的样子总让人有些担忧,但即便这样她也没有少挨她的丈夫骂。
杨伯婆笨,干活没有计划性,时常某样活一干就是一天,因而荒废了另一样,比如说顾着除草就误了播种的时间,总是要她的丈夫提醒她,用乡下人的话说,就是一个“一踢一动”的人。她干活也没有技巧,驱牛耕田总是费力不讨好,有一年放牛还被牛顶伤,村里的其他女人都笑话她笨。而且她说话时常云里雾里,把一些听来的事情又添油加醋地讲得有鼻子有眼的,慢慢的大家了解了,都说她的话信一成半就好了。
所以,她老公看着她干活便时常来气,隔着老远便大着嗓门骂她:“杨伯姆,死憨嫲!”她也不怎么还口,默默地听着,让她干吗就干吗。
新年刚过不久,杨伯婆的妈妈病危了。乡下的习俗,将死之人都会抬到祠堂里去咽气,然后办丧事。她的哥哥们打电话让她回娘家,她很为难,因为打卦的人说她今年犯冲,不能去白事,她丈夫也不让她去,她便到处问人怎么办好。最后她还是去了,毕竟那是自己的妈,而且她的哥哥们都不是省油的灯,不去的话,要被他们骂一辈子。
可是,去了的她也一样挨骂。那帮男人仿佛把操劳这场丧事的怨气都撒在了她的身上,骂她来得慢,嫌弃她这不对,那不对的。另一头她还要日夜在灵堂守着,放声地哭着。这哭既是桑亲之痛,但大概也少不了自己的委屈吧。但就是这样哭法,却把身子哭坏了。
回到家,她就病了,嗓子哑了说不出话来,脖梗硬直着拉得老长,两眼外瞪无神,走在路上的模样十分吓人。她丈夫还是嫌弃她,说:“叫你不要去了你还去,你自己都搞得半条命,你要是这样子到时候抬到厅下(祠堂)同你妈一起去了算了!”
硬挺了几天没有好转,去镇上看病连医生都不敢接诊了,因为那医生以前给老人看病结果老人死了,赔了不少钱,他现在怕了。杨伯婆只好自己胡乱拣了些药吃,又过了一天,越发严重。她的丈夫急急忙忙来到我家,央求着开车把人送到城里的医院。
城里的医生埋怨说为什么不早送来,耽误了救治时机,却哪里知道乡下人的愚和贫!抢救了许久,没有一丝好转。有人说是不是她死去的妈在作祟,要勾她的命,应该找她妈的旧衣服烧成灰给她喝了就好,因此赶紧打电话联系她的哥哥们。可这时节,那边人早听说了她的病情,一个个都不肯接电话了。最后电话打通了没,我不知道,只听说第二天的凌晨,人就去了。
最终,她的丈夫一语成谶,杨伯婆真的跟她妈一起去了。不过听说她不会进祠堂了,会直接在城里烧成骨灰带回来。
这就是被嫌弃的杨伯婆的一生。虽然我根本不了解她,无法记述她真正的一生事迹,但我所目睹的这一出悲剧,却有许多文字所未表达的背景,驱使着我想要写下这些。
有人在豆瓣上这样点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尽管她很不幸,我仍然觉得这都是由她自己的愚蠢导致。她的生活本不该如此,是自己越走路越窄,直到孤独死去。偏执而可怜的人。”是不是可以同样这样概括杨伯婆呢?或许是的,即便她的故事截然不同,但是她的死不也是因为愚蠢吗?不过,这愚蠢又岂是一个人的愚蠢。
总以为喜剧才是一群愚人的狂欢,哪里知悲剧更是愚人的独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