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选题九法刍议
作者:范学辉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为豆瓣友邻@文在兹 根据范学辉教授生前PPT所整理
开场白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所引俗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34页。
只要有一棵白菜甚至几片菜叶,高明的厨师就可炒出一盘精致叫座、可以卖高价的炒白菜来。如果厨艺不精,即使有一车白菜,照样炒不出好的炒白菜来,至多能当一个菜贩子。
史学专业研究者,和读书爱好者不一样,读书爱好者类似于菜贩子,只要凭爱好多读书即可;专业研究者则是厨师,光读书不行,还要看他能否读好书——即能否写出和发表专业研究论著来。
研究生甚至优秀的本科生,就要努力突破写作关,最好能开始突破发表关。而要写出来论著,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选题。
一、理论法
“一分理论一分货,十分理论十分货,没有理论便没有货。”——何兹全
指运用理论作为选题和研究的指导。在很多的情况下,理论本身往往就是现成的选题,更可以催生出一系列的选题。
1.理论的重要性
选题,离不开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得以养成,理论素养尤其是唯物史观素养的提升,无疑是最为关键性因素之一。
何兹全: “重材料,也重理论方法。材料是基础,没有材料便无货可出,没有原料,出个啥货?理论、方法是提货单。有了理论方法才能提货,才能提出质量高的货。”
2.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
范文澜先生经常让我们多读点马列的书,并在业务研究中加以运用。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研究上有大的突破。我起初将信将疑,抱着配合业务研究的目的确实下功夫读了不少马列原著。然而,当我坐下来,真正读进去后,只觉得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天地,真是“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眼前豁然开朗。想不到世界上竟有这样的好文章,缕析历史,解剖社会竟如此高明!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漆侠:《人生需要指路灯》,《漆侠全集》第12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5页。
3.学习和运用理论的方法
研读原著:《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恩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研读运用唯物史观的三部中国古代史研究名著: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漆侠《宋代经济史》、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
4.注意的问题
其他流派的史学理论著作也值得重视。譬如:《历史的观念》增补版,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论历史》,法·布罗代尔著,刘北成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历史人类学导论》,瑞士·雅各布·坦纳著,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理论要与史料相结合。若不能与史料相结合,理论只不过是空头理论和一些干瘪的教条;只有把理论与史料相结合,我们才能抓住问题,写出来漂亮的文章。
二、史料法
“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一分材料一分货,十分材料十分货,没有材料便没有货。”——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欧阳哲生编《傅斯年文集》,第3卷,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3页、第10页。
1.预流法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陈寅恪《陈垣燉煌劫余录序》,《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6页。
是指对新史料的高度关注。新史料,往往本身就是新问题,或者可以对以往旧问题提出新的解释。当先掌握和使用新史料,无疑是治史者最为渴望的事情。
那些属于新史料呢?大致包括新发现和新披露的:考古报告、简牍、文书、金石(墓志)、抄本(刻本)、档案、日记、回忆录。等等。
有些史料虽然不属于新史料,但利用率比较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新史料。譬如:农业(农书)与科技史料、宗教史料、民族史料、海外史料(外文史料)等。
2.捕捉法
指捕捉史料中出现的高频词汇。一般而言,高频词汇背后必然隐含着较多的历史信息,加以捕捉之后,通过对词汇的考释或者以词汇为线索串连相关史料,就能较容易地发现问题,形成文章。此一方法,尤其适用于电子检索手段发达的今天。参考文献:乔幼梅《宋金贸易中争夺铜币的斗争》,《历史研究》1982年第4期。
3.史源法
此为陈垣先生总结清代学者考据学开创的治史不易之法。我们山大古代史研究的传统是“研究古代史,言必称二陈。史观寅恪老,史法援庵公”。其中的“史法援庵公”,主要就是指学习陈垣先生“史源学”的方法。同学们要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史学的考据法(考证法),必须由此入门。
必读书:《陈垣史源学杂文》、《史源学实习及清代史学考证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陈垣先生以《廿二史札记》、《鲒埼亭集》、《日知录》三部清人名著为教材,开设《史源学实习》课程。
陈垣先生开宗名义地指出:“考寻史源,有二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陈垣《史源学实习课程说明》,《史源学实习及清代史学考证法》,第1-2页)。这是史源学的根本性原则。按,此二句出自《诗经·郑风·扬之水》。
具体方法:A追寻其史源,“将文中人名、故事出处考出”。B考正其讹误,“欲实事求是,非考证不可”。C知识储备:目录、年代、校勘、避讳学。
考正其讹误——看其根据是否正确:版本异同,记载先后,征引繁简。看其引证是否充分。看其叙述有无错误:人名、地名、年代、数目、官名。看其判断是否的确:计算、比例、推理。
概括起来是:史源本身没有错误,但引用者由于疏忽,或由于误解,把正确变成错误。史源本身没有错误,但引用者没有直接查对原书,仅是根据他人之误引,结果是以讹传讹。所以,陈垣先生一再告诫学生,“引书当检对原文”。史源本身就有错误。——《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第2页、第9页。
运用史源学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前人著述与史籍的错误,发现了错误,问题自然就出来了,可以形成札记。由札记开始,多篇札记即不难联缀成文。
本人学习史源学,对“追寻其史源”一条颇有体会,感觉可以与当前的“历史书写”研究法相结合,着重分析记载的史源(它究竟依据何种史料,最关键的和最早的史料来源是什么),在明晰其史源为何之后,再具体分析其史源究竟是何人在何时出于何种目的之所出(“知人论世”)。如果一种记载,它的史源是有问题的,那么这种记载也就很难站住,问题就会呈现出来,甚至大有文章可作。
4.注意问题:
A新史料若只能说明旧问题,价值就会打折扣。
B使用新史料,要以对已有史料的掌握和了解为前提,两者是良性互动的关系。
C使用捕捉法,要防止选题过于零碎化。
D运用史源学的方法,目录学著作能够发挥特别的作用,宋代的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
参考文献:陈垣《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三联书店2007年版; 《史源学实习及清代史学考证法》,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赵翼《廿二史札记》;顾炎武《日知录》
三、商榷法
“我觉得凡是得到大杀风景的结果的考证,往往比表面好听,玩得有趣的东西近真。”——鲁迅《病后杂谈》,《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第177页。
指作驳论或批评性的选题。主题或副题中使用商榷、质疑、驳论、辨析等字眼。
1.对当世具体学人的见解、论作提出异议。
2.对古今之某种成说进行质疑。
优点:目标明确、选题明晰、文章便于组织、易有锋芒。
缺点:过于立异;断章取义。
起步时不妨为之。
参考文献:顾诚《李岩质疑》(《历史研究》1978年第5期);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尚小明《宋案重审》,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四、拿来法
“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鲁迅《拿来主义》,《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第39页。
指参考学科内部其他研究方向、相近学科的具体选题,拿来为己所用。
鲁迅先生主张拿来主义,史学选题也要重点运用拿来法。以中国古代史专业为例:
宋史研究方向的,就要重点跟踪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断代的学术动向和具体论文选题,如果本断代对该选题研究比较薄弱,完全可以拿来使用。中国近现代史的选题亦要关注,最好注意一下文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的研究题目。
据个人感受,中国古代史当中,以魏晋南北朝史领域的问题意识最强,经常能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选题,其他断代应重点借鉴。近现代史的选题,通常要比古代史精彩,古代史的同学一定要注意。
与史学相近各学科当中,以文学的参考意义最大,文学界的思想敏感度、选题创新度最为突出,而且文史不分家,史家的本色应是书生。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的专业性更强,与史学的学科差异较大,但时常可以有意外的重要借鉴。
要充分利用知网等网络工具。
参考文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五、分期法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0页。
指以动态视角来分解研究选题。
观察任何历史事物,都可以将其划分为早中晚三个基本阶段。只要划分开了阶段,抓住不同阶段的关键节点所在,再理清阶段之间的变化,分析变化的成因,选题自然就会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林甘泉等:《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六、区域法
“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9页。
指将全国性研究的选题,分解为具体的区域研究选题。
区域史的观察方法,也就是对我国历史展开个案研究,从深入认识局部地区入手,来慢慢地接近认识全局。——包伟民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疆域广大的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客观情况千差万别,地方治理也各有千秋,区域研究不仅很有必要,甚至也是必须。
一类是地理区域。譬如南方、北方、东部、西部,地理、气候与社会经济的区别一目了然。
一类是文化区域。东北,西域,齐鲁,荆楚,吴越,江右,两浙,福建,四川,两广,文化上的特色都是很明显的。还有一些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氛围较浓的独特文化区域。
一类是行政区域。路(省)、州(府)、县、乡。唐史研究到了州,宋代路、州,明清开始研究县,近现代史有研究到乡的。
注意:区域史立足地方,但一定要着眼全国,“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着重揭示地方在全国的地位,对全国的作用和影响。
七、人物法
“如果写论文选不出题目,不妨写一个人物,因为写人物脉络清楚,对于本科生而言比较好把握。”——张广达
指以历史人物研究为选题。具体包括:
边缘法。选一些小人物(次要人物),或者选一些虽然不是小人物,却因各种原因不被以往研究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的历史人物。中国近现代史上,这样的人物太多了。
“美国南北战争的史料尽管十分丰富,而经史学家们的不断努力,约十年前,竟然只能研究当时的连长一级人物了,因为连长以上人物传记之类已经做完,难以为继。近年来,一些研究生开始就一些次要的历史人物做论文,这是完全必要的。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加深对政治史的研究。”王曾瑜《宋史研究要点》,《文史知识》2006年第9期。
群体法。研究院由多个人物所组成的某个社会群体,典型的如士、农、工、商、僧道、军人,妇女、儿童、教师、学生等等,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士大夫,如今有人关注落榜的;学生,有关注留学生的。等等。
比较法。对不同的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同时代的,不同时代的,同一国家的,不同国家的,都可以进行比较。
评价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常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古代人物大多论定了,但翻案文章的空间也还是有的。近现代人物的评价问题,更时有大文章可做。
参考文献:邓广铭《陈龙川传》,王曾瑜《岳飞新传》,冯尔康《雍正传》,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
八、思想法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的历史。”——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1页。
指以思想史研究为选题。
思想史可以天马行空、腾云驾雾,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因此具有三大优点:提高人的思维能力;适合思维活跃的年轻学者;选题似乎是无限的。
参考文献: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九、制度法
“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青年学生在硕士阶段以制度史研究为题,有利于凿实基础,是不错的选择。”——邓小南《宋代历史探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页。
指以制度史研究为选题。
优点:
制度发展线索清晰,与分期法相结合,易于叙述和展开文章;
制度涉及历史的方方面面,通过制度史研究,可以凿实基础;
制度史文章,易于显得比较扎实与专业;
制度史与政治学、行政学和管理学相结合,可向管理技术方向前进。
注意:过于琐细,过于偏僻,易于僵死,研究的意义不易突出。
邓小南“活的制度史”:将制度与文化、经济、社会等因素层累叠加;
阎步克“功能组织VS身份组织”:品位—职位二元结构、职阶转化律、复式品位阶构,“繁复的位阶体制可以提供更多的晋升,增加了政权支持者,扩展了组织规模,确有重大的政治功能”。
重点在于发掘古代制度当中具有近现代意义的成份。
参考文献: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14年修订版),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2018年修订版)。
结 语
最后,把三句话送给大家——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史学在内的学术研究,决不是玄学,更不是少数天才和富人的专利,只要勤奋读书,探索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必定会有所建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雍也》。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63页。
谢谢。
2018年10月23日初稿。11月1日修订。